欢迎浏览陕西原动力信息技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陕西原动力信息技术研究院

咨询热线 400-880-960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联播> 银行+电商 构建产融生态圈 革新制造业传统商业模式

银行+电商 构建产融生态圈 革新制造业传统商业模式

发布时间:2016/12/27 14:44:00

得益于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力量的推动,近年来“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平台”伴随着赊销贸易在全球范围的盛行,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平台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生领域。

工行台州临海支行打开了创新的局面——在全国金融系统率先推出“工银聚”供应链电商平台,融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企业提供采购、物流、支付和理财、融资等系列金融服务,构建起“互联网+制造业+金融服务”的生态圈。

私人定制供应链金融平台

早在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年,临海支行依靠省市分行专业部门的技术支持,为上市公司伟星新材搭建了“工银聚”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平台。伟星新材董事长金红阳表示,和工行共同开发“伟星定制工银聚”,完成了企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革新了企业与金融合作的传统模式,从原来单一的企业与银行线下资金结算+线下融资服务,升级为“互联网+商业+金融”的生态圈。这一创举超越了传统的B2B模式,使整个产融服务更优质高效。

“对我们来说,‘工银聚’平台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金红阳认为,“一方面进一步加速了企业内部管理升级,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增强了企业与下游经销商的紧密性,从纯粹的产品买卖服务变为产品+金融服务。”这也是全国工行系统首家实体客户实现供应链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截至目前,伟星新材70%以上的下游经销商通过“工银聚”平台自助交易,今年前10个月网上订单量达10万笔,订单额18亿元,平台总结算额45亿元,较上年同期提升52%。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临海支行又为浙江正特股份私家定制了“工银聚”上游供应商采购管理平台,实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尤其是电子化的处理流程加速了制造业的供应链产品流、资金流从上游到下游流转速度,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革新制造业传统商业模式

“工银聚”平台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机器换人”,助推实现“智能制造”,帮助制造业从传统纸质订单系统向整合供应链上下游数据信息资源的电子在线系统进行转变。通过定制化金融服务,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可以延伸共享链上核心企业的ERP数据、质量体系、物料编码准则以及供应商评判标准。

这样,上游供应商不仅可以实时了解核心企业的购货需求,相关品种、数量以及时间要求更是一目了然。核心企业则通过平台实时掌握供应商材料入库、应收账款和付款情况,有效缓解旺季时的交货压力,减少非必须的仓储支出,也提升了对供应商数据的管控能力。

平台还建立送货单模块,实现供需双方货物和款项数据闭环,有效避免了财务差异,大大减少了传统模式中数据核对工作。同时,作为由银行方帮助核心企业量身打造的供应链电商平台,“工银聚”不仅能够节约企业自行开发电商平台的时间和资源投入,还为其提供了银行级的信息安全保障,避免和其他第三方公司合作导致核心信息被掌控甚至泄露的风险。

助力小微融资化繁为简

制造业的产业链闭环中,除了核心企业及主要供应商,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也在产业链上起着“螺丝钉”的作用。如果多家小微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会对核心企业造成不小的影响。然而,由于获取小微企业真实有效的信息较为困难,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悬在供应链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工银聚”平台通过“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很好地为小微企业撑起了“宙斯盾”。

“传统融资模式下,供应商由于缺乏必要的抵押物,即使能获得银行贷款,基本上也以保证方式为主。”临海支行行长阮晓俊介绍说,“通过‘工银聚’平台,银行以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的实际交易运营现金流为依据,对链上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融资,消除了‘告贷无门’的烦恼。银行参照核心企业实际情况,直接认定链上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免去评级授信流程。平台内的小微企业无需另寻担保,只要有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便可获得融资,从而让信贷回归本源。”

更为轻松的是,小微企业与工行建立信贷关系后,即可线上融资;贷款到期,核心企业直接向银行监管账户支付货款,化繁为简。加上银行给予平台内企业的融资利率比较优惠,相比民间融资,企业可以节约至少50%的利息支出。此外,配套的“工银聚富”系列还能帮助企业集中管理闲散资金,实现利滚利的增值效益。


联系我们

网站名称:陕西原动力信息技术研究院

联 系 人:李老师

固定电话:400-880-9601

电子邮箱:2232824121@qq.com

详细地址: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五路10号

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