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兵马俑风景图片> 铜车马陪葬坑

铜车马陪葬坑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20米、距现地表7.8米深的地下发掘出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两乘铜车马一前一后放置在一个木椁内,因木椁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但由于未被盗扰,原位没有大的变动,车马的构件基本齐全。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征着秦始皇銮驾的一部分。铜车马的形制是模仿实实在在真车的形状。以前考古发现的车都是木质的,出土时已腐朽,铜车马的出土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古代御用车驾的真实面貌。铜车马是按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的,车盖以及车舆内外彩绘着精美的纹样;两乘铜车马上的金银饰品重达14公斤,显示了铜车马高贵的等级。

这组铜车马按出土时的前后顺序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这两乘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系驾。中间两匹马称为服马,主要用来驾辕;旁边两匹马协助服马拉车,称为骖马。为了使四匹马各处其位,齐力拉车,铜车马上还装有防止骖马内靠及外逸的专用部件——胁驱和缰绳,胁驱的作用就是防止骖马内靠;为了防止骖马外逸,在骖马的颈上还套有一根缰绳,缰绳的另一端系在衡、轭的交接处,防止骖马过分远离。通过这些装置,骖马与服马始终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可以始终并驾齐驱。

一号车车前驾四匹铜马,车舆平面呈横长方形,前边两角呈弧形,舆宽74厘米,进深48.5厘米。车輢(车箱两旁人可以倚靠的木板)较低,四面敞露,车舆内竖立着一个高杠铜伞,伞下有一立姿御官俑,车上配有铜弩、铜盾、铜箭镞等兵器。《后汉书·舆服志》刘昭注引徐广日:“立乘日高车,坐乘日安车。”可见一号车应该是秦始皇乘舆中的立车,又名高车。一号车虽然有伞但四周敞露,又配有兵器,实质上应该是兵车。蔡邕在《独断》中记述秦始皇法驾卤簿的车马仪仗时曾说:“又有戎立车以征伐”,说明了立车在皇帝车队中用以开道、警卫和征伐的作用。内容插入图片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秦始皇兵马俑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阅读全文】

版权所有 © 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管理入口]
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